196-9369-0612
服务电话
快速生物指示物为什么快?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44天前 | 6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   快速生物指示物在不断的产品改进中,其培养时间从普通的24h,缩短到3h、1h、半小时、20min,甚至更短。他们的基础原理其实没有变化,都是荧光反应。培养时间的缩短重点在于精度的提升。
   普通的生物菌管内包含这么几个组件:外壳,芽孢菌片,玻璃安瓿(含有培养液、pH指示剂)、封盖。常规操作是灭菌后捏碎内部的玻璃安瓿,让培养液充分接触下方菌片,再整体放置到培养器中。这里的培养器只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即可。如果残留有芽孢,在培养中会逐渐变为细菌形态进而繁殖,繁殖的越多往外排出的酸性物质越多,进而导致pH指示剂变色。我们通过液体的颜色变化判断阳性或阴性。
那快速生物是怎么快速的呢?
     这里的重点在于,玻璃安瓿中多了一个成分,我们可以称之为荧光底物,学名是4-methylumbelliferyl-alpha-D-glucoside  4-甲基伞形酮-α-D-吡喃葡萄糖苷。荧光底物不会发光,但它可以与芽孢表面天生就自带的一些酶成分alpha-glucosidase α-葡萄糖苷酶 发生特异性反应,生成新的物质4-methylumbelliferone 4-甲基伞形酮磷酸酯 ,我们叫它荧光产物。这个产物还不能发光,但它可以反光。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快速生物都需要特殊的培养器的原因。培养器会向芽孢发射一个特定波长的光,荧光产物接收后会反射另外一种波长的光出来。那么培养器如果检测到了反射出来的荧光,就可以反向推定是否有芽孢存活,即接受到特定波长的荧光,意味着有荧光产物,有荧光产物就意味着发生过酶反应,能发生酶反应就肯定有表面酶的存在,有表面酶那么就该有芽孢存活。
    所以快速生物相比普通生物就这两个区别。一是在玻璃安瓿里多加了荧光底物;二是需要特殊的培养器,用于发射和接收荧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