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感控的相关知识
1、消毒供应室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
物流由(污)到(洁),不交叉、不逆流。空气流向由(洁)到(污)。去污区温度要求在(16-21℃),相对湿度要求在(30-60%);检查、包装及无菌区温度要求在(20-23℃),相对湿度要求在(30-60%);无菌物品存放区温度要求低于(24℃),相对湿度要求低于(70%)。
2、六种标准预防防护用品
帽子、口罩、眼罩与面罩、手套、防护服/隔离衣、长筒胶靴/鞋套)等。
3、手卫生指征
4前5后(进入区域前或离开区域后;接触污染/或疑似污染物品后;做完一个工作环节后、进行新的工作环节前;接触清洁、消毒、灭菌物品前;手被污染/或疑似被污染后;医用手套戴前脱后)。为目前我中心感控办制定使用的观察法。
4、7步洗手法
内、外、夹、弓、大、立、丸(腕)。
5、清洗流程
(冲洗)、(洗涤)、(漂洗)和(终末漂洗)。
6、污染器械的分类应根据器械物品(材质)、(精密程度)等进行分类处理。
7、器械清洗质量的检查应采用(目测)或使用(带光源放大镜)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、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。检查器械(表面)及其(关节、齿牙)处,应(光洁、无血迹、污迹、水垢)等残留物质和锈斑;功能完好、无(损毁)。
8、包装要求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(锁扣)。有盖的器皿应(开盖),管腔类物品应(盘绕放置),保持管腔通畅;精密器械、锐器等应采取(保护措施)。
9、灭菌包重量要求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(7)公斤,敷料包不宜超过(5)公斤。
10、灭菌包体积要求: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宜超过(30cmX30cmX50cm)。
11、纸塑袋、纸袋等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(≥6mm),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(≥2.5cm)。
12、医用热封口机在每日使用前应检查(参数的准确性)和(闭合完好性)。
13、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,待温度降至室温时方可移动,冷却时间应(>30min)。
14、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(20cm-25cm),离墙(5cm-10cm),距天花板(50cm)。
15、无菌物品发放时,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,接触无菌物品前应(洗手或手消毒)。
16、无菌物品的发放记录应具有可(追溯性),应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出库日期、名称、规格、数量、生产厂家、(生产批号、灭菌日期、失效日期)。
17、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(每周)进行;EO灭菌器生物监测应(每锅)进行。
18、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(清洗、消毒),干燥备用。
19、包装包括装配、包装、(封包、注明标识),器械与敷料不可同室包装。
20、预真空灭菌器应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(空载)进行(B-D测试)。
21、发放无菌物品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(有效性),植入物及植入手术器械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,方可发放。
22、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,应(清洁)处理,干燥存放。
23、湿热消毒方法
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、器具和物品,湿热温度应(≥90℃,时间≥5min),或(A0值≥3000);消毒后继续灭菌处理的,其湿热温度应(≥90℃,时间≥1min,或A0值≥600)
24、灭菌蒸汽用水应为(软水或纯化水)。终末漂洗应用软水、纯化水或蒸馏水,纯化水应符合电导率(≤15μS∕cm(25℃))。
25、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明(物品名称、核对者、包装者),(灭菌器编号、灭菌批次、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),标识应具有追溯性。
26、包装材料中纺织品的要求
应为非漂白织物,包布除四边外不应有缝线,不应缝补,初次使用前应(高温洗涤,脱脂去浆、去色)。应(一用一清洗),无污迹,灯光检查无破损。
27、消毒灭菌监测材料的要求
应有(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),在(有效期)内使用。